智能出行
互联网

抢占先机,地平线用飞书让创新落地

作为打造“未来汽车数字引擎”的企业,地平线在飞书中每次灵感的迸发和创造,都蕴藏着改变未来出行方式的可能。借助飞书这样一个从创作、协作、分享、沉淀统一的内容平台,地平线有了承载知识的乐土,从此员工有了知识共鸣、创新共鸣、使命共鸣。
200 个200 个项目通过工时机器人管理
95%工时机器人覆盖率
10 h项目经理每人每月可节省

公司介绍

地平线定位为边缘人工智能计算平台全球领导者,愿景是让每一辆汽车都搭载地平线的边缘智能计算平台。公司于 2015年成立,员工规模近 2000 人。汽车智能芯片作为智能汽车的“数字发动机”,横跨人工智能、芯片、自动驾驶三个领域,其研发难度可想而知。在全球范围内,只有三家公司实现了智能驾驶芯片的大规模整车运用,地平线便位列其中,也是中国唯一一家。截至 2021年9月,地平线征程系列芯片出货量已突破 50 万片。

挑战一

作为战略导向型企业,地平线的战略优化往往讨论良久仍无法确定结果。如何让企业战略更快落地?

解决方案一

飞书OKR 支持在目标中添加多个关联人,让企业目标落地到人,落实到事。2021年地平线通过飞书OKR,几天就完成了战略优化和收口。

挑战二

地平线员工都是围绕项目分配工作,过去项目经理只能手工计算人时,耗时费力、效率低下。

解决方案二

将地平线项目工时系统与飞书机器人无缝集成,可自动推送消息卡片提醒员工填写,无需手动填写。

挑战三

地平线在很早期就建立了技术文档知识库,但无法评论协作,无法进行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也就难以激发团队创造。

解决方案三

地平线工程师团队在飞书打造了独有的知识共创方式:每月部门间、部门负责人都要撰写技术分享文章,激发大家创作和交流。

不支持的音频/视频格式 请试试刷新
播放
00:00 / 00:00
00:00
进入全屏
1x
  • 0.5x
  • 0.75x
  • 1x
  • 1.5x
  • 2x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地平线分享:推动上下游企业协同
作为汽车芯片行业的领头羊,地平线面对大量后来者的挑战,没有直接经验可供复制。如何根据环境,敏捷调整目标,并实现高质量的创新?更为困难的是地平线将自己定位为芯片供应商,不参与整车的制造。这意味要和不同整车厂商深度合作,其中涉及硬件、算法、软件、汽车系统工程、安全等大量复杂环节。地平线必须要从全局视角实时管理项目,优化投入,实现最佳项目产出。
250px|700px|reset
飞书OKR让地平线在趋势前抢跑
地平线将自己定位为战略导向型企业。但智能驾驶行业竞争激烈,外部不确定性大,企业目标需要动态对齐。过去针对外部变化的战略优化,往往讨论良久仍无法确定结果。如何让企业战略更快落地?
如今,地平线每次战略讨论都会使用飞书OKR 作为收口。在每次战略讨论中,都会起草一个飞书文档,并插入飞书OKR 作为会议纲要。讨论议程立即清晰,大家围绕目标抒发观点,避免过度发散。在目标落地环节,飞书OKR 支持在目标中添加多个关联人,让企业目标落地到人,落实到事。2021年行业出现变化和震荡,地平线通过飞书OKR,几天就完成了战略优化和收口。
250px|700px|reset
过去,因供应链部门属于后台部门,一直都在寻求内部影响力的建设。通过飞书OKR,供应链部门能从全局挖掘自身价值。“每一辆客户车里的芯片,都经过我的手发货”——使用飞书OKR 后,供应链部门在组织内影响力显著提升。不仅保障了供应需求,还制定了供应商合作战略,提高对上游供应商的话语权。对于此地平线首席战略官郑治泰评价:“供应链部门不光在外部获得了成功,内部的存在感和价值感也提升了。”
250px|700px|reset
飞书工时机器人赋予项目管理全局视角
作为汽车芯片制造商,地平线经常需要对接不同整车厂商,协调供应链上下游,全员 2000 名员工围绕项目分配工作。随着员工和业务的不断增长,大量企业内外部项目并行。人时作为高科技企业最昂贵的资源指标之一,其矛盾愈发凸显。在过去项目经理只能手工计算每组的人力时间,耗时费力,且管理者无法实时查看各项目人时情况,发现因投入异常导致的项目受阻。
借助飞书机器人与自有系统的打通,地平线项目工时系统与飞书机器人无缝集成。项目开始前,项目经理填写预计时长,员工通过飞书机器人填写实际时长。管理者对比预计和实际时长的差异,可发现项目人时异常,并根据项目、人员多种数据维度分析原因,从全局优化项目资源分布。
250px|700px|reset
现在超过 200 个项目通过工时机器人进行管理。项目经理每人每月可节省 10 个小时。每天有 1800 名以上的员工借助机器人填写时长,覆盖率高达 95%。
飞书知识库激发团队创造
作为行业头部企业,可供地平线复制的经验很少。如何激发技术团队持续创造?地平线在早期就建立了技术文档知识库,但无法评论协作,无法进行思想交流和碰撞。团队意识到,只有全员知识协作汇集一处,价值信息才能统一沉淀。
地平线工程师团队在飞书打造了独有的知识共创方式:每月部门间都要撰写技术分享,通常为行业趋势、客户实施经验、工作方法等。部门负责人每月完成一篇技术分享,并起到带头作用,激发成员创意。并且负责人拥有更宽广的视野、更丰富的经验,他们的分享往往能从更高处启发成员。
250px|700px|reset
知识在沟通中共创,一方面,每位团队成员都可以对分享进行评论,有价值的评论会被嘉奖。另一方面,为了沉淀优质内容,地平线每周挑选 4 篇优质的技术分享进行点评,通过推荐让好内容被看见。
正如郑治泰提到:“地平线的业务要求我们不能用传统的方式做事情。”作为打造“未来汽车数字引擎”的企业,地平线在飞书中每次灵感的迸发和创造,都蕴藏着改变未来出行方式的可能。借助飞书这样一个从创作、协作、分享、沉淀统一的内容平台,地平线有了承载知识的乐土,从此员工有了知识共鸣、创新共鸣、使命共鸣。
联系我们

更多客户案例

联系我们,飞书效能顾问将为您提供全力支持
分享行业最佳实践
落地先进工作方式
助力组织全面提效
rangeD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