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elop a company as a product
像打造一款产品一样打造一家公司
在我看来,创业其实同时在做两个产品,一个是为用户提供服务的产品,另外一个就是公司,而CEO是公司这个产品的产品经理。
什么是"Context, not control"?
管理公司的两种模式
Control | Context |
任务驱动 | 团队自驱 |
领导拍板 | 集体智慧 |
流程、审批 | 创作、分享 |
层层汇总,反应迟钝 | 灵敏执行 |
追求控制感 | 激发创造力 |
领导作为唯一信息接口 | 充分的外部信息输入 |
字节跳动的组织实践:Context, not control
多提供context,减少control,决策指令不是单纯的上传下达,而是让同事之间通过提供上下文,通过内部信息透明来解决问题、做出决策、提高效率。
为什么"Context, not control" 的管理方式适合今天的公司?
商业环境特点 | 公司所需要的素质 | Context, not control的价值 |
环境变化快,需要灵活,快速响应 | 灵敏度 |
|
竞争激烈,需要用创新力来保证竞争力 | 创新力 |
|
业务复杂度高,需要充分的信息输入才能做高质量决策 | 信息力 |
|
业务发展迅速,需要可规模化的管理方式,避免成长带来的“大公司病” | 可规模化 |
|
字节跳动为什么做飞书?
- 1.
- •
- •
- •
- •
- •
- •
- 2.
- 3.
- 4.
- 5.
工具重塑工作方式
- 1.高效开会
- •会议前
- ◦一键查看同事忙闲
- ◦创建会议群,提前把要讨论的材料发到群里
- •会议中
- ◦一键创建会议纪要
- ◦视频会议可以录制下来
- ◦开启字幕,不需要速记,直接复制粘贴字幕(字幕可以按照关键词搜索、按参会人筛选)
- •会议后
- ◦把录制的视频发给没能参会的同事
流程如下:
- •组织者在会前把要讨论的内容写成飞书文档;
- •组织者会前将在线文档发给参会者,提倡大家会前浏览(但不强制);
- •会议开始后的 15 分钟,大家集体静默看文档,并对有疑问的部分发表在线评论,也可以针对别人的评论进一步评论;
- •组织者按照顺序主持讨论所有评论,当场解决问题或明确解决方案;
- •对于没有评论的内容,默认大家已经达成一致,不再浪费时间做无意义的沟通;
- •明确下一步行动并指定负责人,以 @ 的方式,体现在文档上;被 @ 的人会在飞书中收到通知
「飞阅会」的优点:
- •让所有人基于同样的上下文进行讨论
- •讨论过程从串行变成并行
- •让所有人有同样的发言机会
- •有利于会后执行与存档
- •远程开会一样高效(功能)
- 2.信息分享
- •每次想要约会议之前,请灵魂拷问:这个会真的需要开吗?
- •很多会议可能都可以通过“异步沟通”解决;
- ◦鼓励用写文档的方式做书面沟通(放弃PPT,用文档沟通;只重内容不浪费时间改格式);发给同事,让大家用文档评论功能做聚焦的讨论
- ◦把自己的想法用视频会议录制+共享屏幕功能录制下来,之后把视频发给同事
- •避免重复自己:写一个“个人说明书”,把链接放在飞书签名档里
- •开个内部博客/Vlog,把文档链接放在自己签名档里
- •员工撰写的文档被点赞、评论、转发时会收到提醒,让好的创意得到正向反馈
- •内部期刊
- 3.工作汇报
- •用“汇报”应用设一个日报/周报模板,机器人提醒大家填写
- •用“飞书捷径”应用自动把群内消息收集到飞书表格
- ◦例子:使用 “收到群内@我的消息时,将消息内容同步到表格内"模版,自动收集特定群内信息
- •用云表格汇总周报
- •用“飞书提醒”机器人提醒大家按时提交日报/周报
- 4.项目管理
- •一个项目一个群,将所有背景信息放在「群公告」里,容易找到
- •用“飞书协作空间”做活动策划和分工
- •用飞书公共日历日历同步项目节点
- •用飞书表格跟踪进展
- •飞书上的任务管理工具
- ◦板栗看板
- ◦Cotask
- ◦Todonow
- ◦飞书提醒
- 5.内部服务
- •用飞书文档写一个自己的“个人使用说明书”,放在飞书签名档(适用于所有经常要重复自己的用户)
- •用“审批”让内部流程(如请假、报销、离职等)自动化
- •用服务台做自动化的知识库
- •用机器人代替大量重复手工劳动
- 6.新人入职
- •自助式的新人入职,从Day 1培养自驱力
- •新人可查看所有聊天记录和历史文档,自助了解上下文
- •新人入群后可以通过“搜索”一键定位群内发过的所有文档、图片等内容;通过Pin可一键定位关键信息
- •撰写自己部门的新人入职文档,并放到群公告里
- •新人可以用全局搜索功能了解有哪些历史资料,避免重复造轮子
- 7.目标管理
- •制定和对齐目标:飞书OKR
- •不仅用来实现目标管理,更是每一个人之间的沟通工具
- •落地目标:基于OKR的工作汇报模板
- •好的OKR长什么样?以找对象为例:
- •O:找到和我有相似的经历和兴趣爱好且沟通能力强的对象
- ◦KR1:通过主动寻找或亲友推荐,找到 x 位初步符合要求的对象,并建立联系
- ◦KR2:明确对象,从线上沟通转移到线下交往,每月约会 x 次(吃饭、看电影等),增进对彼此的了解
- ◦KR3:进一步了解,磨合三观和习惯,建立彼此舒适的相处模式,交往时间维持在 90 日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