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的互通——集成能力
如何理解集成(integration)?
广义上的应用集成,其实就是通过无代码/低代码的方式,高效的连接两个或者多个不同应用程序,在它们之间快速处理、共享数据。一些常见的集成场景有:
- 数据的单向或双向同步
- 数据分发或数据聚合
- 将某个系统的数据迁移至其他系统,包括全量数据迁移和增量数据迁移
- 数据清洗、流程同步/异步
对飞书低代码平台来说,集成能力的实现,是以「连接器」为载体:
250px|700px|reset

对连接器的管理,则体现在「集成」这个重要的功能区中。
如下我们可以看到,「集成」板块包含了连接器及其连接配置,以及 API 凭证。
- 「连接器」:是实现集成能力的主要载体。
- 开发者可以直接使用预置的一些连接器,如飞书消息、多维表格、高德等,快速配置授权即可使用。也可以选择创建一个自定义连接器,自行配置连接。
- 「连接配置」:存储了通过连接器实现应用集成所需的身份凭证。
- 想要和飞书应用打通,就创建飞书集成;想要和外部第三方系统连通,就创建第三方集成。
- 为了将连接器的凭证方便复用,所以单独将连接器的凭证信息,在此处进行统一管理。
- 「API 凭证」:存储了外部系统请求的 OpenAPI 时需要的身份凭证。
250px|700px|reset

在「集成」界面,我们不仅可以查看到全部的连接器,还能点击了解每个连接器提供的各个能力:
连接器的作用
如前所述,在飞书低代码平台,与外部应用/系统的数据交换,常以流程中的「连接器」为媒介。
- 展开来说——「连接器」是将集成时所需用到的连接信息、凭证信息、参数的传入和传出等复杂逻辑进行了封装,变成一个可视化的、仅需要简单配置即可完成的节点。 让开发者甚至是业务同学也可以无需理解内部的复杂逻辑即可实现与外部系统的打通。
你或许在流程配置时,不常见到「连接器」这个字眼,但它与许多模块都有互动。凡是和外部实现交互,都需要调用「连接器」的能力。
- 设计一条发送飞书消息的流程,在流程中就需要使用一个「飞书消息」连接节点。
- 创建一个外部对象来获取外部数据,在创建时就需要引用一个「Odata」连接配置。
250px|700px|reset

进一步细说,连接器如何使用?
以在流程中使用连接器为例,其使用路径如绿色文字所示:
- 触发方式中的连接器使用路径:选择一个连接类触发方式---选择触发事件---进行连接配置---完成流程节点设计---保存启用流程
- 节点中的连接器使用路径:配置触发方式---选择一个连接类节点---选择连接后操作---进行连接配置---进行该连接的基础配置---完成其他节点设计---保存启用流程
我们可以发现,无论哪种情况,都绕不开一个配置项——「连接配置」。
连接器的连接配置
连接器的使用,需要以某种通信协议报文规范/ API 规范进行授权(也就是鉴权),方可实现连接。因此,要想启用一个连接器的能力,前提是做好它的“连接配置”。
在飞书低代码平台,连接器所需的「连接配置」分为两种类型:飞书集成与第三方集成。
- 飞书集成:是应用在使用飞书的某些能力/与飞书其他应用进行互动时,需要调用的连接配置。它的启用需要应用获得相关飞书权限,比如获得飞书群会话的权限。
- 飞书系流程节点依赖的就是飞书集成,每一个飞书低代码平台应用都默认自带了一个飞书集成(与应用同名),我们可直接用于配置节点。如下图「飞书消息」节点:
250px|700px|reset

- 开发者已有飞书应用/应用自带的飞书集成不满足需求时,也可创建新的飞书集成,将平台与飞书应用相连接,实现应用能够使用飞书的能力。
- 具体配置步骤可查看:在飞书低代码平台创建与配置「自定义飞书集成」
- 第三方集成:当应用需要与第三方系统数据打通时,往往要通过鉴权来确认身份和获取权限。与第三方服务连通时所需的各种鉴权信息,就在此处管理。
- 开发者可以创建、查看或编辑不同连接服务的连接配置,再在数据、流程或低代码等需要与外部服务连通的地方引用,从而实现与对应的外部系统数据的打通。
- 具体配置步骤可查看:第三方集成使用指南
250px|700px|reset

连接器的类型
目前飞书低代码平台内的连接器,有如下几种用途:
- 与外部第三方应用连接。如:高德地图、微信公众号等
- 与通用外部资源连接。如:HTTP 请求
- 与消息队列服务器集群连接。如:RocketMQ
- 与数据库连接。如:MongoDB
- 开发者自定义的连接。如:自定义连接器
由于飞书系连接器及很多外部系统接口(钉钉、salesforce 等)均是基于 http 协议,因此官方连接器基本遵循了统一的配置框架。
如图所示,开发者们可以做简单了解:
250px|700px|reset

不同类型连接器的设计原理和场景配置也略有差异:
飞书系连接器
第三方连接器
自定义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