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步将业务需求转化为应用设计|飞书低代码平台

3步将业务需求转化为应用设计|飞书低代码平台

飞书低代码平台手册精选NaN-NaN-NaN
产品功能
💡 当面临一个业务需求、想要用一个应用来实现时,该如何把业务需求转化为应用功能呢?本文将主要面向没有产研经验的业务同学,来回答这个问题。
步骤总括
250px|700px|reset
  1. 所有应用都来自用户需求,所以规划应用的第一步是梳理业务需求。本文推荐用讲「用户故事」的方式来梳理需求,能保证把需求描述完整。
  1. 明确现实世界中的需求后,第二步要考虑在计算机世界中、用什么元素来表征需求。这一步,是把现实世界中的「人、物、事」转化为应用里的「角色、对象、流程」。
  1. 第三步,给用户呈现一个应用界面,让用户完成业务需求。这个界面可以是桌面端页面,也可以是移动端页面,看业务需要。
Step 1 :梳理业务需求
再复杂的业务需求都可以看成是小需求的集合。用户是分析需求的出发点。用下面写用户故事的句式,写出你想要满足哪些用户的哪些需求:
🚩 用户故事:作为一个<用户角色>,我想要<完成活动>,以便于<实现价值>
比如,在项目管理场景中:
  • Story 1:作为一个<项目负责人>,我想要<创建[项目],并拆解出多个[任务]分配给不同的成员>,以便于<项目能快速推进并完成>
  • Story 2:作为一个<项目成员>,我想要<反馈任务完成状态>,以便于<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随着业务复杂度的增加,每类用户要实现的诉求会越多,整体涉及的角色也会越多。但基础组成范式是一样的:谁、要做什么、实现什么价值。
关于<实现价值>这部分,在实践时可以省略不写。但一定要记得,每一个用户故事都应该是有价值的,如果说不出价值,那也许可以不实现这个需求。
Step 2:将业务需求转化为应用要素 <人、物、事>
阶段性梳理完业务需求后,我们要把业务需求转化为应用要素。应用的本质是<人> 对 <物> 进行的<事>。<人> <物> <事>就是应用的三大要素。
🚩 应用的三大要素:人、事、物
  • 人,也就是「角色」,即用户故事中的 <用户角色>
  • 物,即人要操作的事物,也就是「对象」,从用户故事中的[名词]里找这个要素
  • 事,即人能做的事情,也就是「流程」,从用户故事中的动词里找这个要素
比如,在项目管理场景中:
  • Story 中涉及的用户角色有:项目负责人、项目成员——这些就是该应用的「角色」要素
  • Story 中涉及的名词有:项目、任务——这些就是该应用的「对象」要素
  • Story 中涉及的动词有:创建项目、拆解任务、分配任务、反馈任务状态——这些就是该应用的「流程」要素
定义「对象」要素——物
🚩 对象需要定义属性,即描述这个「物」需要哪些信息。建议用 excel 表梳理所需属性。
「项目」这个对象的属性包括「 ID、名称、负责人、状态、截止时间、备注」 ,如下表:
250px|700px|reset
「任务」这个对象的属性包括「ID、名称、所属项目、负责人、状态、截止时间」 ,如下表:
250px|700px|reset
上面表格中 A-F 列,就是事物的结构化信息;表格中的 1-4 行,就是事物一条条具体的记录。
这里进阶提一下,<负责人>对系统来说,也是一个对象——「用户」对象,用户的属性如下表。在飞书低代码平台上,这些用户信息已经跟飞书通讯录打通,无需开发者对接和维护。
250px|700px|reset
最后说一下,事物不是孤立存在的,事物之间是有关联。在本例中,多个任务会归属于同一个项目,多个项目和任务的负责人可以是同一个用户。在飞书低代码平台中,对象的关系会如下图直观展示给开发者:
250px|700px|reset
定义「流程」要素——事
🚩 流程的本质,就是对一条或多条记录进行增改删的操作。这些操作可以由人来发起,也可以让系统按规则自动发起。
定义流程,就是定义流程是如何发起的,要经过哪些步骤,最后怎么结束。
上述项目管理场景中,涉及的流程有:创建项目、拆解任务、分配任务、反馈任务状态。
在实际的工作中,创建项目、拆解任务、分配任务这三件事情,有时能一次性完成,有时任务是项目创建后一段时间内陆续追加的。在设计流程时,得把常见的情况都考虑到,设置不同的流程来实现。
250px|700px|reset
针对业务流程,作为开发者,我们要考虑如下三种情况:
情况一:项目负责人<创建项目、拆解任务、指派任务负责人> --> 系统通知任务负责人
情况二:项目负责人<增加任务、指派任务负责人> --> 系统通知任务负责人
情况三:项目负责人<修改任务负责人> --> 系统通知任务负责人
比较优雅的流程设计是,尽量将公共的步骤抽取出来、统一维护。比如上面三种情况的最后一步,可以做成一个独立的流程——只要任务负责人发生改变(增删改都算改变),就给任务负责人发通知。这样就不用在三种情况下,都配置这个步骤了。
250px|700px|reset
定义「角色」要素——人
🚩角色,在现实世界中是一种身份,在软件中则规定了拥有该角色的人 (1) 能做和不能做的事情(2)能看和不能看的数据。
比如「项目负责人」这个角色:
  • 能做的事情,也就是功能权限是:管理项目(包括增删改查项目)、管理任务(包括增删改查任务)
  • 能看的事物,也就是数据权限是:Ta 作为项目负责人所负责的项目的全部信息,别人负责的项目 Ta 看不了
「项目成员」这个角色:
  • 能做的事情,也就是功能权限是:查看项目、查看任务、反馈任务状态
  • 能看的事物,也就是数据权限是:Ta 作为项目成员参与的项目、Ta 作为负责人负责的任务
一个用户,可以同时具有项目负责人和项目成员这两种角色。我作为一个项目的项目负责人,可以删除任务;作为另一个项目的项目成员,就不能删除任务。这就是角色的意义所在。
250px|700px|reset
Step 3:用「页面」串起应用要素,给用户操作界面
页面一般有如下三种类型,用来承载「对象」(物) 和「流程」(事):
🚩 三种页面类型:列表页、详情页、门户页
  1. 列表页:用来呈现多条数据。excel 表就是最常见的列表页形态。
  1. 详情页:用来呈现单条数据的详情。员工 Profile 页就是展示单个员工信息的详情页。
  1. 门户页:用来聚合各种页面的入口页。飞书工作台就是典型的门户页形态。
比如,在项目管理场景中:
针对「项目」这个对象:
  • 需要一个「项目列表页」展示多个项目(如下图左)
  • 在列表页上,一般有「新建项目」的按钮,点击后触发新建项目的流程
  • 在每一条项目上,一般有「编辑项目」和「删除项目」的按钮,点击后触发编辑和修改项目的流程
  • 需要一个「项目详情页」展示单个项目的情况(如下图右)
  • 在详情页上,同样会有针对该项目的编辑和删除按钮
  • 同时,也会有「新建任务」的按钮,点击后触发新建任务的流程
250px|700px|reset
最后,可以给用户提供一个门户类型的页面(如下图),方便用户快速聚焦自己负责的项目和任务。
250px|700px|reset
给你一个应用成品
模板中心中提供了项目管理场景下的应用,欢迎在模板中心内安装并体验:
250px|700px|reset
给你一份步骤模板
到目前为止,本文以一个简单的项目管理场景为例,介绍了将业务需求转化为应用设计的三个步骤:
  1. 用「用户故事」的句式梳理业务需求
  1. 用「人、事、物」的方式将业务需求转化为应用三要素「角色」「对象」「流程」
  1. 用「页面」串起应用要素,给用户一个操作界面
这里给您一份模板文档「将业务需求转化为应用设计的步骤模板」,该文档浓缩了本文的关键内容。您可以按此模板梳理实际的业务场景。
写在最后的话
本文为了可读性,只能以非常简单的场景为例。
看完本文,您可能会说,「就这?!真是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啊!」
这种反应很正常。将业务需求转化为应用设计,这个过程的方法论本身不难。
难的地方在于,面对一个复杂业务时,对业务场景的理解、对业务数据的梳理、对业务流程的把握,最终更难的是,对业务发展的预判。
而正是这些难点,是作为业务专家的您,能比产研成为更好的开发者的原因。
先进生产力和业务协同平台
联系我们立即试用

先进团队,先用飞书

欢迎联系我们,飞书效能顾问将为您提供全力支持
分享先进工作方式
输送行业最佳实践
全面协助组织提效
联系我们立即试用